查看原文
其他

沙龙纪实 | 吴国武: “国学经典讲论”

2017-04-30 博雅哥 通识联播

博雅哥说


本文是吴国武老师“国学经典讲论”的沙龙纪实,在本次沙龙中,吴国武老师为同学们解答了有关国学和怎样阅读国学经典的各方面问题。


Vol.472

博雅沙龙

沙龙纪实:

 “国学经典讲论”


4月21日下午两点到五点,“国学经典讲论”沙龙在二教地下北京大学创新创业中心举行。吴国武老师为参与沙龙的同学们解答了有关国学和怎样阅读国学经典的各方面问题。


说到国学,首先要知晓国学的定义。吴老师指出,要了解国学的含义,必须先了解“国学”这个名词的由来。“国学”一词原指古代中国的国家学校,近代日本人拿过去称呼他们本国的学问,与中国传入的学问“汉学”相对。清代晚期,我国传统学问受到西方学术、科技、制度的全面冲击,朝野内外将中西两种学问分别称之为“中学”、“西学”,或者“旧学”、“新学”。后来,留日学生从日本回借“国学”一词用来指我们本国的传统学术文化,逐渐成为与“西学”相对的通称。今天我们要了解国学的含义,还必须回到传统学问的根本,了解传统学问的源流,才能系统地理解国学。国学的根基在于经典,经典中不仅有知识思想,而且有古人的语文世界、思维信仰、生活践行、文化认同等等。今天的学术,往往侧重书本,侧重学问的研究性。而传统学术包括“学”和“术”两个方面,“学”强调的是本体、是明理,“术”强调的是功用、是应事,后者具有实践性、训练性。回到经典是为了重新出发,由温故、复古而知新、出新和创新,数千年中华文明的发展也都是如此。温故、复古并不是盲目遵从经典的教条训令,而是回到经典的基本价值和内在理解,把握经典的骨肉血脉,在因革损益中知新、出新和创新。对经典的认识和理解,关键在于申明其意义、弘扬其精神、激发其生命。我们对待西学东渐,对待整个西方的思想学术,也有一个慢慢消化的过程,当年佛教进入中国是最好的参照。佛教的中国化经过了上千年,而西学进入中国才几百年,所以西学的中国化也需要更多时间来融会和统合。接着,吴老师给出了关于国学的定义。国学的主体应该是中国古典学,这是以汉文古书和经典为基础、以经史子集为系统的传统学术文化的总称。这门学问在语文载体、时间断限、规模性质、内容体系、功能运用等方面上有其特定要求,但最不能忽视的是注疏传统的连贯性。


图为吴国武老师


随后,同学们向吴老师请教了如何阅读理解国学经典的问题。吴老师认为,对经典的熟悉是最重要的,特别是经学、史学的经典。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经典作为可裁剪的材料自由使用。古代经典固然有可资考据的材料功能,但是这种读书意图和研究倾向容易忽视这些经典自身的系统性,要知道它们并不是由一条条材料相加而成的。吴老师表示,在讲授《国学经典讲论》这门课程的时候,会讲到古书有其系统,每部书都有其体例,而体制和类例中也都有古人所理解的传统。当然,发掘经典中材料背后的问题,可以有怀疑、还原、建构历史的志趣,但是其研究的对象似乎已经不是经典本身,而是片言只语的文本组合。比如,近代以来阅读《诗经》,运用各种新方法成为时代热潮。很多人认为《诗经》中的国风部分是民歌,并将很多诗篇作个体性、个性化的理解,解读出无数的情诗。可惜,这些解读没有真正理解《诗经》在经典中的系统性传习。《诗经》和《尚书》是最早经典化的汉文古书,读《诗经》需要了解风、雅、颂的结构体制,了解赋、比、兴的表达方式,了解“言”、“言志”的原初功能。如果仅仅把《诗经》作为片断的语料、史料使用,就会忽视经典所在的系统,实际上是一种断章取义。如果仅仅把《诗经》的众多诗篇当作民歌,训诂多取普通义,义理多取浅白理解,行文多取散文化思路,甚至完全不懂礼仪典制,就会忽视古书形成的复杂性和经典传承的内在延续,实际上也是一种断章取义。


图为《诗经》


吴老师还强调,读古书、读经典很讲究源自传统学问的一套方法,所以我们要学会慢慢体会传统方法的精深之处。运用现代学科的新方法并不是不可取,许多国学功底极好的近代学者都能运用自如。只是现在很多人对于古代经典文献相当陌生,不了解其结构系统和内在体系,如果盲目使用这些新方法会产生一些流弊。即使要对经典做出新的阐释,也需要循序渐进地呈现理据。历史上,宋代学者在体会传统方法和运用佛教新方法这一点上有成功的经验。比如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其体例就是先明训诂、音读,然后列各家解释并断以己意,其训诂和义理之间推演严密、融为一体,这一推演过程可以在《四书或问》《朱子语类》等书中看到。


吴老师指出,阅读经典有两个基本方法,第一个是清代大儒戴震所讲的“以字通其辞,以辞通其道”。从明训诂、通文法出发,有次第、分层次地理解字词、章句、篇卷,进而理解全书的义理系统和学术旨趣。不是把经典仅仅当成材料简单使用,而是细致区别经典的文体和书例。例如,我们将《礼记》和《论语》对读,可以发现相似文本的内容取向并不相同,记体、语体之间的差异是其重要原因。语体一般是用来“明其德”的,《论语》就是用来明孔子之德的。再将《左传》和《国语》对读,相似文本的内容取向也会存在着差异,因为《国语》也是明当时卿大夫之德的语体,而《左传》是配合《春秋》的传体,以传事为主,在传述事情时涉及到人物言论。只有真正把握了贯穿字句、篇章、全书的“辞”,才能理解经典各自的义理和旨趣。第二个是我个人比较看重的“文献互释”。经典自身的系统性,决定了读一部经典时可以找到相关性经典以帮助理解。运用文献互释的方法,首先需要古书读得较多,比如看《史记》时,要能够看到《史记》如何引述和运用《尚书》、《左传》《论语》等经典的,反过来解释这些经典的文句时也可参考司马迁的理解。其次是能够相互比较,比如读到《史记》中的叙事、赞义等著史之法,能够与《春秋》笔法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史传叙事传统中的经学渊源,与西方的小说叙事传统很不相同。此外,阅读经典还要有相当程度的版本目录学基础以及各类专门之学的训练。


图为《四书章句集注》


随后,同学们还提出“以字通其辞,以辞通其道”与《孟子》中“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应该如何理解,中国古典学和西方古典学在内容和方法上的不同,如何评价社会上的国学教育等等问题,吴老师就这些问题和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下午五点,沙龙圆满结束。通过沙龙,同学们增进了对于国学的理解,了解了学习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受益良多。



香怡 编辑  /  宇飞 校对


通识联播,每晚6点准时为您播报

 通识经典丨 课程大纲 丨 微访谈 丨 走进课堂 

阅藏知津丨 通识讲座 丨 讲习班 丨 博雅沙龙


来稿请寄:tongshilianbo@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